SmartX 容器解决方案提供“持久化存储”和“超融合基础架构”。

容器持久化存储

基于多年生产环境验证的分布式块存储,可靠却不失敏捷,让容器架构即使应用于生产环境,也能轻松就绪。

SmartX 容器持久化存储与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快速了解容器持久化存储与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构成与特点。

容器持久化存储
面临的挑战

  • 传统存储昂贵笨重,敏捷性差

    传统集中式存储不仅维护复杂、总拥有成本高,且扩展性差;甚至可能无法支持通过 Kubernetes® 进行存储资源的自动化创建和使用,成为整个架构敏捷性瓶颈。

  • 新兴方案尚未经过生产环境长期检验

    传统容灾系统有较大空间占用、较高的能耗和制冷系统的投入,同时有较高的管理运维成本。特别是传统备份系统只有在灾难发生时才会工作,愈发凸显因使用频度较低而暴露的浪费问题。

“生产就绪”的容器
持久化存储方案

  • 全分布式弹性架构

    全分布式架构消除控制器架构带来的性能瓶颈,并可随业务增长对性能和容量进行灵活的在线扩展。

  • Kubernetes CSI 支持

    CSI 已由 Kubernetes 官方支持,IT 人员与开发人员皆可通过 Kubernetes 轻松实现存储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 生产级可用性特性,经过长时间验证

    提供从硬盘、节点、机架到同城、异地级别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用性保障,产品经过运营商、金融等行业客户生产环境超过 3 千节点、3 年以上稳定运行验证。

  • 低延迟、高并发访问支持

    提供从硬盘、节点、机架到同城、异地级别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用性保障,产品经过运营商、金融等行业客户生产环境超过 3 千节点、3 年以上稳定运行验证。

容器超融合基础架构

生产环境中,容器部署仍将主要基于虚拟化平台,SmartX 容器超融合方案集成了“生产就绪”的容器、编排、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最大程度简化部署环境与运维难度。

SmartX 容器持久化存储与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快速了解容器持久化存储与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构成与特点。

容器基础架构平台
面临的挑战

  • 传统虚拟化架构存在诸多弊端

    由于虚拟化技术在用户环境中已经具备非常高的成熟度,并且其相对于物理节点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容器平台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主要运行于虚拟化平台,但基于三层架构的虚拟化架构依旧存在维护复杂、可扩展性差等诸多弊端。

  • 用户仍需为 VMware® 支付高昂的“额外”成本

    Kubernetes 与容器技术配合已经可以覆盖传统虚拟化平台诸多特性,但用户仍需为 VMware 支付高昂的采购成本。

  • 自动化程度低

    在使用虚拟化平台的情况下,Kubernetes 和虚拟化平台分别管理,无法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生产就绪”的容器
超融合方案

  • 融合架构有效降低管理复杂度与总拥有成本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超融合架构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等诸多优势,并可通过在单套硬件系统中整合容器、编排、虚拟化与分布式存储降低部署难度与管理复杂度,有效降低总拥有成本。

  • 内置免费的生产级虚拟化平台

    内置经过生产系统检验的 SmartX 虚拟化模块,用户无需为此付出额外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用户采购成本。

  • 可通过 Rancher® 自动化部署 Kubernetes 集群

    深度集成全球领先的容器管理平台 Rancher,用户通过 Rancher 可以直接调用资源并实现 Kubernetes 集群自动化部署。

持续关注最新进展

订阅 SmartX 的电子邮件,收取前沿技术资讯,包括容器持久化存储与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