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为承载不断上线的新系统,满足成倍增长的业务需求,广医三院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如机房空间不足、新系统快速部署受限、运维压力增大等。传统 IT 基础架构的缺陷不断涌现,让医院 IT 部门亟需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新路径。经过对多种方案及厂商的考量与评估,广医三院最终选择了 SmartX 超融合作为新架构之选,加速医院 IT 基础架构转型升级。
视频访谈
以下是我们对广医三院信息科主任李文祯的视频访谈,及媒体的深度采访稿件。李文祯主任客观讲述了广医三院在 IT 基础架构升级中实际遇到的难题、对于超融合架构的思考及理解、选型评估及最终决策全过程。新时期医院传统IT架构面临诸多痛点据了解,广医三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在 2008 年就上线了全院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在 2016 年,该院制定了 “十三五” 信息化规划,希望从顶层设计出发,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完善,建立信息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以内控指标为切入点,以满足国家政策规定的各项管理指标要求为基础,借助信息化建立规范化的全院运营服务体系。在政策和业务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广医三院也有针对性地对自身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具体任务。一方面按照 “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要求,继续完善早在 2016 年就已建成的 “柔济网络医院” 。同时,还要满足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各项指标对信息化的要求。此外,该院还计划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评价。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计划达到医院智慧服务评价三级水平。在医保 DRG 技术规范方面,通过临床数据中心开展数据标准化建设,提高全院数据质量。在李文祯看来,一系列新的任务对于该院 IT 基础架构提出了新需求。尤其要满足各类医院业务系统和应用的持续上新,这对稳定性、扩展性以及维护管理提出了新的架构需求。而对于广医三院来说,如果继续沿用以前 “传统服务器+存储” 的 IT 基础架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
同时,传统架构还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原来虚拟化环境下的 IT 基础架构采用刀片服务器,都是共用背板,如果背板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所有 VM 中断运行,安全隐患突出。另外,随着医院业务系统和临床应用越来越丰富,各种不同型号的存储和服务器设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医院信息科运维人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医院 IT 管理运维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