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估到落地
认识超融合基础架构
以软件为中心,替代传统架构
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一种融合的、统一的 IT 基础架构,它包含了传统数据中心常见的元素: 计算、存储、网络以及管理工具。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是以软件为中心,结合 x86 或 ARM 架构的硬件替代传统架构中昂贵的专用硬件,解决了传统架构管理复杂、难以扩展等问题。
Web 控制台
为超融合架构提供统一管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资源的工具。
计算虚拟化
可将集群中 x86 或 ARM 架构的服务器上的 CPU、内存等计算资源进行虚拟化,提供计算虚拟化功能。
软件定义存储
将集群中多台 x86 或 ARM 架构的服务器上的 SSD、HDD 等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提供统一的存储资源池服务。
网络与安全
使用软件定义的方式为基础设施提供高级网络和安全功能,加固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安全,支持微分段分布式防火墙与虚拟机隔离能力,实现跨数据中心多集群统一网络安全策略管理。
效率进步
成本降低
灵活扩展
超融合与
虚拟化
了解详情
超融合与
SDS、分布式存储
了解详情
超融合与
私有云
了解详情
超融合一体机还是软件交付?
超融合一体机和软件交付的定义
超融合一体机:出厂时将超融合软件预装在经过验证的商用服务器硬件中,以软、硬件一体的形式交付给用户。
软件交付:由客户自行提供(新购或者利旧)符合超融合系统兼容性要求的商用服务器,超融合协助将软件部署到该服务器之上。
超融合一体机与软件交付方案特点
超融合一体机:简化硬件选择的流程,开箱即用;超融合厂家提供统一的软、硬件售后维护接口;根据一体机硬件的功能优化。
软件交付:服务器品牌的选择自由度更高,配置更为灵活;可以利用现有的服务器硬件,降低成本。
传统架构上的应用如何迁移到超融合?
P2V 迁移
P2V 迁移指的是通过 P2V 工具将物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整体迁移到超融合平台之上。P2V 工具一般使用于迁移 x86 或 ARM 架构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版本也有广泛的支持(详细需参考支持列表)。通过 P2V 工具把业务系统迁移到超融合架构,整个过程并不复杂,无需涉及手工的应用迁移,同时屏蔽了硬件变更后的兼容性问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用户需根据系统数据量预留足够的数据迁移及停机切换时间。
P2V 迁移到超融合平台后将获得几大优势:硬件更新、扩展无需停机;在线迁移、HA 等功能增强了业务连续性,有效减少故障停机时间;虚拟机快照提供状态快速备份恢复功能,如安装系统补丁、调整系统参数等风险较高的运维操作可提前预演,降低运维停机风险;虚拟机克隆大幅缩短系统部署时间,提升效率。
V2V 迁移
V2V 迁移是指将虚拟机从已有的虚拟化环境迁移到超融合平台之上。通过 V2V 迁移工具,可方便地帮助用户完成不同虚拟机格式之间转换以及数据复制,避免繁复的人工操作。 市面上大部分的超融合软件所提供的 V2V 工具都支持将 VMware vSphere 虚拟机迁移到超融合平台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非常轻松地完成超融合平台的迁移。
超融合架构如何利用已有的设备与资源?
服务器利旧
对于符合 SMTX OS 兼容性要求的服务器,可考虑通过服务器改造后(增购必要配件),加入超融合集群。利旧项目中关键配件要求有:
- 企业级 SSD:单节点最少 2 块(SSD 容量需要与 HDD 容量以一定比例组合)
- HDD:单节点最少 2 块(实际按照用户容量需求配置)
- 万兆网卡:单节点最少一个 10GbE 网口,推荐 2 个或以上
- 内存:系统最低开销 16GB(按照实际内存需求增加)
- CPU:最低主频要求为 2.1 GHz;超融合最低开销 6vCPU
- 硬盘直通卡或者支持 JBOD 模式的 RAID 卡
虚拟化软件许可重用
如 VMware vSphere 的非 OEM 许可被释放后,可以在超融合节点(vSphere 集群)上重新导入使用。
与超融合并存
备份介质: SAN 存储虽然无法直接融入超融合集群进行管理,但可充当备份服务器的备份介质,为超融合集群数据提供备份空间。
容灾环境: 原有 VMware vSphere 的主机和存储,数据被清空后,可通过结合 Zerto 、Veeam 等备份容灾软件,为超融合集群提供容灾目标环境。
其它问题可以在社区查找
前往社区想要了解更多?
下载完整文档,全面了解超融合架构从评估到落地的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