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不少医疗机构都加快了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转型的步伐,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向着智能化、国产化、容器化的方向迈进。其中,超融合作为一种架构精简、易于扩展、稳定可靠的现代化基础架构,深受医疗用户青睐,成为医院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技术路线。

作为国内领先的专业超融合厂商,截至 2024 年 11 月,志凌海纳 SmartX  已帮助 150+ 家医疗机构(70% 为三级及以上医院)基于全栈超融合实现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转型,整体部署规模超过 1000 节点,助力医疗用户构建可承载核心业务系统与数据库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实现 VMware 替代与信创转型、开展多院区灾备建设并满足高级别评级要求、高效支持集成平台和 PACS 等医院特色应用、探索容器化改造、进行公有云下迁等 6 大应用场景,一套平台满足多种需求,实现降本增效。

关键场景

1. 构建稳定可靠、易于运维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平台

  • 稳定承载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
  • 一套超融合平台构建经济、弹性、可靠的中小云数据中心

2. 国产化替代与信创转型

  • VMware 和 Nutanix 国产化替代
  • 从硬件到软件的信创转型

3. 多院区灾备与数据库加固

  • 双活建设
  • 异步复制与备份
  • 关键数据库容灾加固
  • 云上数据库容灾加固

4. 容器化改造

5. 公有云下迁

6. 针对医疗应用的特色方案

  • 高效支撑集成平台
  • PACS 应用与存储一体化平台
  • 更多医疗生态合作

7. 更多场景探索:DMZ 及内网区安全加固、VDI 等

点击链接下载《SmartX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介绍》,了解更多医疗用户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转型方案与实践。

#1 构建稳定可靠、易于运维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平台

SmartX 超融合以弹性、精简的架构一站式提供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网络与安全、Kubernetes 管理、灾备等云基础架构核心组件,可承载包括 HIS、EMR、LIS、PACS、集成平台在内的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帮助医疗用户构建稳定可靠、易于运维的 IT 基础架构。

稳定承载医疗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

采用传统物理机/虚拟化+集中式存储支持医疗核心应用系统,经常会面临单点故障风险和性能瓶颈,不仅难以满足医院业务需求(尤其是大门诊量带来的并发访问需求),还增加了运维难度与成本投入。为了给核心应用与数据库提供稳定、灵活、易运维的运行环境,不少头部三甲医院都采用 SmartX 超融合实现基础架构升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历经 5 次扩容,逐步承载 EMR、PACS 等核心业务系统

作为国内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医三院)原使用刀片服务器和物理机支持医院业务系统与数据库,面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存在机房空间有限、难以灵活扩展、投入成本过高等问题。自 2018 年起,广医三院引入 SmartX 超融合平台,基于不同品牌的服务器搭建了异构超融合集群,历经 5 次扩容,逐步承载了老院区 EMR(Oracle + DG)、PACS(SQLserver)、集成平台、手术麻醉等业务系统,以及新建院区 EMR、HIS 中间件和其他综合业务系统,同时实现了从 VMware 虚拟化到 SmartX 原生虚拟化 ELF 的过渡。

更多资料:客户访谈视频 | SmartX 超融合落地广医三院,重塑 IT 基础架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超融合驱动 IT 基础架构云化转型,赋能智慧医疗

作为始建于 1910 年的百年老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原采用物理机/VMware 虚拟化+全闪双活存储的部署形式支持医院主要应用系统。随着信息业务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机房空间紧张、虚拟机数量增速过快等问题,2018 年起,中山一院选择超融合作为 IT 基础架构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依托 SmartX 超融合平台,逐渐部署 300 多台虚拟机,支持集成平台 ESB 服务器、PACS 应用、HIS 应用、重症系统、互联网医院、行政、科研、教学等多个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 IT 云化水平和临床服务效率,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更多资料:张武军:中山一院的信息化建设思考与超融合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以 ELF 虚拟化承载关键业务,实现 HIS 数据库容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宣武医院)是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对 IT 基础架构的云化转型、横向扩展、稳定性、国产化替代等方面的考虑,宣武医院分阶段引入 SmartX 超融合(基于原生虚拟化 ELF),替换原有 VMware 虚拟化集群,承载 HIS 数据库备库、IIH 基础架构(Redis)、岱嘉 PACS 前端,手麻、数据质量检测等应用系统。其中,HIS 数据库备库集群通过 Oracle ADG 技术实现源端数据库一体机的灾备保护。目前,超融合集群已稳定运行超过 2 年,用户亦对 SmartX 专业、及时的服务非常满意。

更多资料:宣武医院:超融合承载 HIS 等核心业务应用,加速智慧医疗转型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以 ELF 虚拟化支撑 HIS 数据库等关键业务系统

作为全国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原采用传统的虚拟化架构支撑包括 HIS 在内的多种业务系统,存在成本高、运维管理复杂、难以满足性能需求、虚拟机克隆时间长等问题。在了解到 SmartX 超融合后,用户进行了测试,发现相比传统虚拟化架构,SmartX 超融合运行测试数据库性能大大提升。在认可 SmartX 超融合的性能和稳定性后,用户选择以 SmartX ELF 虚拟化部署超融合集群,承载 HIS 测试数据库、HIS 生产库(含门诊库与住院库)、Docker Center 与消息服务等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高效的 IT 架构升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承载集成平台、云桌面业务,探索国产化替代与云原生转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大附一)原先主要使用国外超融合产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国外产品“撤出”中国的背景下,医院评估以国产超融合产品支撑集成平台与新建院区云桌面业务。经过对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评测后,苏大附一选择使用 SmartX 超融合(基于 x86 架构),以与 vSphere 和原生虚拟化 ELF 融合部署的形式,承载全院医渡云集成平台业务和新院区虚拟桌面应用系统。同时,医院也基于 SmartX 超融合(搭配鲲鹏信创服务器)构建了信创集群,全面适配国产化硬件,并尝试采用 SMTX Kubernetes 服务(SKS)承载容器化应用,实现虚拟化与容器环境的统一管理。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承载几乎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双活建设与虚拟化国产替代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先尝试了国内外不同厂商的超融合软件支持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仓库,均出现了业务卡顿、性能瓶颈等问题。在对 SmartX 超融合进行深入评测后,用户分阶段实现了 IT 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与双活建设,目前已承载除 HIS 和 EMR 共用数据库之外的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其中,用户在全闪双活集群建设时采用 SMTX 迁移工具,将 VMware 虚拟机迁移至 SmartX 原生虚拟化 ELF 平台,进一步实现了虚拟化的国产化替代。目前,整套系统已稳定运行数月,同时提升了数据仓库的并发性能。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以 SmartX 超融合承载除 HIS 数据库以外的所有医疗业务系统与数据库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原以裸金属和传统 VMware 虚拟化架构支持医院主要业务系统。为了逐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医院采用 SmartX 超融合,在延续 VMware 虚拟化使用习惯的同时,实现 IT 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目前,医院已建成两个超融合资源池,一个用来承载除 HIS 数据库以外的所有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另一个支持集成交互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医院业务提供稳定、高性能支持。

更多资料:客户访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超融合升级 IT 基础架构,筑牢数字化转型基座

此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也采用 SmartX 超融合(基于 ELF 虚拟化)替代了 VMware 虚拟化集群,承载 HIS、EMR 等核心业务系统,并使用 SKS 承载容器化应用,实现了虚拟化与容器环境的统一管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昌吉州人民医院等用户,也使用 SmartX 超融合承载医疗核心业务系统,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一套超融合平台构建经济、弹性、可靠的中小云数据中心

得益于 SmartX 自研的稳定、高性能存储核心,一些医疗机构已采用一套 SmartX 超融合平台支撑全院业务系统与数据库,构建经济、弹性、可靠的中小云数据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管理难度。 欲深入了解,请阅读:中小型医院超融合基础架构转型实战

榆林市中医院

组建内外网双集群,承载院区所有业务系统,利旧服务器降低建设成本

榆林市中医院采用 SmartX 超融合稳定支持包括 HIS、EMR、HRP、合理用药、OA 在内的全院业务系统,并支撑 HIS 系统的多套 Oracle RAC 数据库稳定运行。同时,方案中有效利旧原有服务器,与超融合一体机共同组建内外网集群并统一管理,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简化运维。

更多资料:4 个超融合利旧用户实践,揭秘如何以更低成本实现架构转型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

以 ELF 替代 VMware 虚拟化平台,承载几乎全部核心业务系统与数据库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原本使用 VMware 虚拟化+集中式存储承载院内核心业务系统,面对 VMware 收购后风险,用户开始寻求国产化替代方案。经过长时间评测,用户最终选择采用 SmartX 超融合双活集群作为医院私有云底座,承载包含 HIS、EMR、集成平台、PACS 在内的几乎全部核心应用系统和对应数据库,还进一步适配了坐标软件新操作系统阿里龙蜥 8 版本,并以 SMTX 迁移工具实现原有 VMware 业务虚拟机的平滑迁移,通过 SmartX 超融合双活集群,实现虚拟化、存储、网络统一管理的同时,充分提升了集群可靠性和数据安全。

某广东省优抚医院

承载全院业务系统,助力用户满足更高医院评级需求

某广东省优抚医院为满足未来三级医院评审要求,希望以现代化 IT 基础设施支持新建大楼机房,并逐步实现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用户选择基于 SmartX 超融合搭建全闪与混闪超融合集群,承载东软 HIS、EMR、PACS、CDR、互联网医院等全院业务系统与数据库,两个集群通过 CloudTower 进行统一管理。其中,为了实现核心数据库高可用,用户在两个集群分别建设了数据库主备库,并通过 Oracle DG 实现了跨资源池的异步容灾(分钟级的 RTO 和 RPO),满足三级医院评级要求,并为未来的双活建设打下基础。

此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等用户,也选择 SmartX 超融合作为医院主要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的基础设施平台,充分验证了 SmartX 超融合在医疗整体业务场景的支持能力。

#2 国产化替代与信创转型

作为信创“2+8+n”体系下的 8 大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不少医疗用户都开始进行 IT 基础设施层面的国产化转型,不仅采用信创架构服务器,还同时探索 VMware、Nutanix 等国外虚拟化/超融合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VMware、Nutanix 国产化替代

随着 VMware、Nutanix 陆续调整中国区服务政策,不少医疗用户考虑到维保服务、业务连续性、使用成本等因素,希望在进行 IT 架构升级的同时进行国产化替代。对此,SmartX 可提供具备“生产级”替代能力的全栈超融合方案,核心组件分布式存储 ZBS 和原生虚拟化 ELF 均为自主研发,已有 600+ 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的用户在生产环境中验证了 SmartX 超融合(ELF)的替代能力。SMTX 迁移工具与 SMTX CloudMove 还可帮助用户从物理机、公有云和其他虚拟化平台平滑迁移至 ELF 平台。欲深入了解,请阅读: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分阶段实现 vSphere 和 vSAN 的全面替代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两期项目,逐步实现了从 vSAN 到 vSphere 的国产化替代:

  1. 先以 SmartX 超融合替换了 VMware 超融合架构中的 vSAN 存储,运行除 HIS 以外的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在保留 vSphere 使用习惯的同时,以 SmartX 自研分布式存储 ZBS 为应用系统提供相较 vSAN 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医疗机构进行 VMware 替代提供灵活选择。
  2. 在充分验证 SmartX 超融合的性能和稳定性后,以 SmartX 超融合(采用 ELF 虚拟化)构建超融合双活数据中心,支持新建机房的生产业务系统,进一步节省 VMware 虚拟化授权成本,实现超融合架构的国产化转型,并为后续的信创建设奠定基础。

更多资料: 一文了解 SmartX 用户的 VMware 国产化替代实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以 ELF 承载新院区业务系统,降低 VMware 虚拟化依赖

在建设初期,广医三院选择了基于 VMware 虚拟化的 SmartX 超融合部署方案,支持老院区 PACS 等业务系统。而经过多年的稳定运行,用户在生产环境中验证了 SmartX 超融合的替代能力,于是在进行新院区建设时选择使用 SmartX 原生虚拟化 ELF 构建新集群,承载 ERP、HIS 中间件等业务系统,实现了从 VMware 虚拟化到国产虚拟化的过渡。

更多资料:客户访谈视频 | SmartX 超融合落地广医三院,重塑 IT 基础架构

某军队三甲医院

Nutanix 服务不及时,以 SmartX 超融合实现高效接替

某军队三甲医院原采用 Nutanix 超融合(搭配 VMware 虚拟化)支持内网应用系统,而随着 Nutanix 调整中国区服务策略,用户发现 Nutanix 的售后服务经常出现反馈不及时的情况;同时,用户的 Nutanix 集群维保服务也即将到期。考虑到售后服务缺失对业务连续性和 IT 运维效率的影响,用户选择以 SmartX 超融合(搭配原生虚拟化 ELF)接替 Nutanix 集群,承载部分内网业务系统和部分新上线的门诊类业务系统。其中,承载内网业务系统的虚拟机,由用户通过 SMTX 迁移工具自行迁移至 SMTX OS 集群,整个过程简单且高效。

更多资料:Nutanix 替换指南:从评估到落地(附金融与医疗用户实践)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州市中医院等用户,也采用 ELF 虚拟化支持生产业务系统,降低对 VMware 和 Nutanix 虚拟化/超融合的依赖程度。

从硬件到软件的信创转型

作为秉持自研精神超过 10 年、深耕信创落地超过 5 年的专业超融合厂商,SmartX 已经全面适配国产主流 x86 与 ARM 架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中间件,助力医疗用户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 IT 基础设施信创转型。欲深入了解,请阅读:

某省级人民医院

以超融合信创集群承载红帆 OA 系统,树立信创转型标杆

某省级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医疗信创试点单位,在充分认可超融合架构简易运维、灵活扩容等优势后,基于 SmartX 超融合(搭配海光信创服务器)构建了信创集群,承载红帆 OA 管理平台和多个新建综合业务,包括流调平台、隐私计算平台、肿瘤规范化平台等。在进行迁移时,医院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分别采用 SMTX CloudMove 和 SMTX 迁移工具,将其他虚拟化平台中的业务机器平滑迁移至超融合信创集群。SmartX 超融合信创集群不仅成功帮助用户树立起“信创转型标杆”,还可为实际业务开展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支持。目前,经过约 1 年的稳定运行,医院决定继续扩容超融合集群,承载更多业务系统。

更多资料:某省级人民医院:基于 SmartX 超融合开启信创转型探索,部署红帆 OA 等应用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同时实现硬件、操作系统与超融合平台的国产化转型

作为四川省医疗信创试点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对传统 VMware 虚拟化架构进行信创改造时面临 FC SAN 交换机“卡脖子”和高昂硬件投入的双重挑战。为了在实现信创目标的同时降低转型成本,用户选择了“云原生+国产超融合”的转型路线,先基于 openEuler 操作系统进行应用容器化改造,后引入 SmartX 超融合(搭配 SMTX Kubernetes 服务)基于海光 C86 架构服务器构建超融合信创集群,统一支持、管理部署在容器环境的 HIS、EMR 等应用系统和部署在虚拟化环境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转型,用户不仅高效实现了整套架构的国产化替代,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网络传输效率达 2 倍以上。

更多资料: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超融合与 SKS 承载 HIS 等核心业务应用,加速国产化与云原生转型

河北省中医院

超融合信创平台支持综合平台业务

河北省中医院计划建设一综合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为了满足“自主可控”的技术要求,用户基于 SmartX 超融合(纯软件)搭配海光 CPU 架构信创服务器,构建了完整的信创云基础设施,支持综合平台的所有业务虚拟机,不仅满足了从硬件到软件的信创建设要求,也降低了运维复杂度与整体建设成本。

另外,南京市中医院也基于 SMTX Halo 超融合信创一体机(海光 CPU 架构)打造了信创“试验田”,以超融合信创集群支撑新的 OA 系统,计划经过以月为单位的测试验证后,再将原有 OA 系统的关键业务数据迁移到新 OA 系统,并将核心数据库进行对应的国产化转型,实现系统办公全系国产化。

#3 多院区灾备与数据库加固

医疗机构的 IT 系统灾难恢复体系建设,是电子病历评级和互联互通评级各级别标准中的重点考核项目。为了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关键业务高可用,SmartX 提供了可满足两项评级不同级别灾备要求的 IT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通过双活、异步容灾、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容灾加固、公有云数据库容灾等多种方式,提升 IT 基础设施可靠性。欲深入了解,请阅读: 一文解读医疗评级 IT 基础设施灾备能力要求与 SmartX 超融合灾备解决方案(附用户实践与电子书)

双活建设

SmartX 支持用户在同院区的两个机房内分别部署超融合集群,支持核心应用和数据库,并对关键应用与数据库进行双活保护(数据库双活采用 Oracle RAC 等技术),即可实现跨机房的“RPO=0 和分钟级 RTO”。如果医院有多个院区(相距大于等于 75 km)需要满足更高级别(至高“电子病历七级+互联互通五级甲等”)的灾备建设要求,可以在单院区双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跨院区的数据库远程复制、SMTX 备份与容灾的复制与恢复功能以及第三方 CDP 方案,实现同院区双活、多院区多个数据中心间的相互灾备与恢复。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同步实现 VMware 替代和双活建设,助力医院满足更高评级要求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开展信息化转型时,同时锚定了“国产化转型”和“满足高评级的数据安全建设”两个目标,不仅以 SmartX 原生虚拟化 ELF 实现了 VMware 虚拟化替代,还在同城双机房构建了全闪双活超融合集群,为除 HIS 和 EMR 数据库(共用)之外的所有关键业务系统、数据仓库和数据库,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双活架构支持,助力医院满足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的灾备建设要求。用户还进一步部署了 SmartX 软件定义的网络与安全软件 Everoute,通过分布式防火墙为虚拟化环境提供东-西向防护能力。

某军队综合三甲医院

以 ELF 替代 VMware 虚拟化,同步实现数据备份与集群双活

某军队综合三甲医院原采用 VMware 虚拟化支持医院业务系统,为了满足国产化转型要求,医院采用 SMTX 迁移工具整体迁移至 ELF 虚拟化平台,承载 HIS、HIP、EMR、LIS、合理用药、院感等核心业务系统。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障数据可靠性,用户通过 SMTX 备份与容灾,将关键业务虚机备份至外置 NAS 存储,同时针对核心业务集群进行了双活保护(数据库采用 Oracle RAC 实现双活),实现了 IT 基础设施国产化与现代化的双转型。

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

按需购买,分步进行双活机房建设

莆田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采用“物理服务器+双机热备”和“传统虚拟化+双活存储”的架构支持 HIS 等核心业务系统。为了提升电子病历系统的高可用,用户希望进行双活建设,而考虑到双活存储的成本较高,用户依据预算规划,计划先利用 SMTX OS 机架感知功能,将数据副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机房,模拟双活保护;随后在未来的建设与扩容中,逐步完善双活集群建设。目前,医院已在同院区两个机房部署了 14 节点超融合,支撑除 HIS 数据库以外的全部业务系统与数据库,提升业务高可用的同时降低灾备建设成本。

更多资料: 一文解读医疗评级 IT 基础设施灾备能力要求与 SmartX 超融合灾备解决方案(附用户实践与电子书)

异步复制与备份

SmartX 原生灾备软件 SMTX 备份与容灾可为超融合集群提供无代理的数据保护,通过备份与恢复、复制与恢复两大功能,用户可以将集群数据备份至 NAS 存储(RPO ≥ 15 分钟)或复制到灾备集群(RPO ≥ 15 分钟,RTO 分钟级),实现企业级数据保护与灾难恢复。SmartX 还联合第三方灾备软件厂商,推出了分布式灾备一体化方案,帮助医疗用户以一套超融合平台同时满足多种容灾和备份需求,包括容灾系统运行、数据备份、应急拉起和数据库容灾。欲深入了解,请阅读:灾备需求复杂,建设成本高?SmartX 分布式灾备一体化方案发布

南阳市中心医院

承载 DMZ 与内网区核心业务系统,以 SMTX 备份与容灾进行数据保护

南阳市中心医院计划对老院区 IT 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满足更高的电子病例评审要求。在充分认可 SmartX 超融合易用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医院选择采用 ELF 虚拟化承载老院区 HIS(卫宁)、EMR、集成平台(医利捷)、LIS、手麻、重症监护等核心业务与综合业务,同时通过 SMTX 备份与容灾将关键业务虚机备份至外置 NAS 存储,保障关键业务虚机损坏时可以恢复。SmartX 超融合不仅为 HIS、EMR、集成平台的核心业务系统提供了高性能和稳定性,还可通过高效的数据备份保障核心数据可靠性,为用户未来的双活建设打下基础。

数据库容灾加固

除了数据中心级别的灾备服务,由于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仍在使用数据库一体机或者中高端存储承载 HIS 等核心业务数据库,SmartX 还可帮助医疗机构对这些关键业务数据库进行容灾加固,以超融合支持数据库备库并承载其他业务系统,降低业务中断风险和整体建设成本、减少机房占用空间。欲深入了解,请阅读:新型 Oracle 容灾加固资源池建设之医疗行业用户实战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构建 Oracle 容灾资源池,实现开发测试与整体系统的降本增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原采用基于集中式存储的传统三层架构,不仅容易出现性能瓶颈,还导致大量的电力消耗,使得整体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从 2019 年开始,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选择采用 VMware + SMTX OS 融合部署方案,逐渐承载了 PACS 、重症、妇幼保健、RIS、DRGs 等业务系统。医院同时构建了 Oracle 数据库容灾资源池,并利用快速克隆技术快速生成 HIS、EMR 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测试数据库,时间从原来的 20-30 分钟缩短至 1-2 分钟,提升了研发测试整体效率,同时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成本。

更多资料:马丽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原则与超融合架构部署体验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以 SmartX 超融合实现核心数据库渐进式架构转型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Oracle 数据库部署在某国产数据库一体机上,面临存储资源紧张、成本较高等问题。为了逐步实现数据库一体机的替换,用户先以 SmartX 超融合(采用 ELF 虚拟化)构建了 HIS 数据库备库集群,以 Orcale DG 进行数据同步;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计划将 SmartX 超融合转为数据库主库、数据库一体机转为备库,实现渐进式的架构转型,同时降低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用户,也基于 SmartX 超融合结合 Oracle ADG/DG 等技术,实现 HIS/EMR/PACS 等核心业务数据库的容灾加固。

公有云数据库容灾

目前,一些医疗用户也将关键业务与数据库部署在医疗健康云上,为了保障云上业务稳定性与连续性,用户可基于 SmartX 超融合构建本地灾备集群,通过数据库数据保护服务(如 Oracle DG)保持云端和本地数据一致与快速切换,实现云端数据库高可用。

某东莞医院用户‍‍‍‍‍‍‍‍

构建本地灾备超融合集群,保障云端数据中心高可用

在相关政策背景下,东莞市某医院针对健康云上的业务系统,规划建设本地灾备中心,期望以高易用性与低建设成本取得更高的云上数据可靠性。目前,医院以 SMTX Halo 超融合一体机支持全院业务系统的灾备环境,云上与本地数据中心之间通过 Oracle  DG 将日志文件从生产源数据库传输到应急接管目标端。通过 DNAT 云端策略和本地策略的切换,用户在 30 分钟内即可实现业务访问路径的高效切换,保障云端数据中心性能和可靠性“不降级”。

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

本地与云端数据库形成互备,实现“RPO = 0,RTO < 30 分钟”的灾备效果

由于生产业务部署在公有云,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采用“云 + 超融合”的混合式架构部署模式,通过 Oracle DG 将公有云上的 Oracle 数据库主机的主库数据持续同步到灾备端超融合平台 Oracle 备库,与云端生产环境形成互备。“RPO = 0,RTO < 30 mins(本地 HIS 系统接管时间)”级别的容灾能力确保医院即使面对云平台或网络故障也可快速恢复数据,保障业务连续性。

#4 容器化改造

随着医院业务系统的持续扩大,IT 基础设施的扩展能力和资源的敏捷交付能力,正逐渐成为制约医疗 IT 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不少用户开始基于容器等云原生技术,进行应用系统容器化改造,并以 SmartX 超融合(搭配 SMTX Kubernetes 服务)整合 IT 基础设施资源,实现虚拟化与容器环境的统一管理。欲深入了解,请阅读:如何轻松统管虚拟化和容器环境?一文了解 SmartX 虚拟化容器融合基础设施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SMTX OS + SKS 承载容器化应用,实现虚拟化与容器环境的统一管理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基于 openEuler 实现了核心应用系统(包括 HIS 和 EMR)的容器化改造,后引入 SmartX 超融合(搭配 SKS)对 IT 基础架构进行改造,以虚拟化环境支持数据库业务系统,并在容器环境中运行 HIS、EMR 等业务系统,两个环境通过 SKS 实现统一管理,并以扁平化的方式实现虚拟机和容器网络的互联互通。整个项目不仅帮助用户实现了深度云原生转型,还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与网络传输效率,帮助用户降低运维管理难度。

更多资料: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超融合与 SKS 承载 HIS 等核心业务应用,加速国产化与云原生转型

此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计划使用 SmartX 超融合(搭配 SKS)全闪集群,同时支持虚拟化应用系统与未来容器化应用,实现两个环境统一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

#5 公有云下迁

面对医疗行业云的快速发展,一些医疗机构在近几年开始“上云”;不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逐渐发现公有云运维不便,使用成本和扩展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计划回归本地虚拟化环境,寻求稳定可靠的“下云”方案。针对这一需求,SMTX CloudMove 可帮助用户将物理机、公有云、其他虚拟化平台上的主机,高效平稳地迁移至 SmartX 超融合集群。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以 SmartX 超融合分阶段实现公有云下迁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有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公有云上,运维不便且成本高昂,加之医院原本地数据中心使用已久,出现了明显的性能瓶颈。用户选择利用 SmartX 超融合一体机,通过两期项目逐步实现本地数据中心的改造与公有云的下迁:

  1. 先在本地机房建设 SmartX 超融合集群,承载部分生产业务系统,验证超融合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扩容超融合集群,承载原有公有云上的业务虚拟机,降低公有云下迁的风险,同时实现整套系统的降本增效。目前,用户已使用 SmartX 超融合支撑除 HIS、PACS 以外的所有业务系统,包括 EMR、LIS、移动护理、HRP、院感、急诊等。

#6 针对医疗应用的特色方案

基于 SmartX 在医疗领域的多年实践与服务经验,我们结合医疗用户独有应用的特殊需求,进行了基于超融合的场景测试与方案设计,目前已涵盖医疗集成平台和 PACS 应用系统等常见医疗应用场景。

为医疗集成平台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支持

作为三甲医院互联互通评级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业务系统,医疗集成平台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消息,为了保证处理效率和消息完整性,需要高性能、高可靠的 IT 基础设施支持。目前,不少用户已采用 SmartX 超融合支持医疗集成平台,并测试验证了傲医(Rhapsody)集成引擎和 Odin 集成引擎在超融合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其中,针对傲医集成引擎,SmartX 超融合在非信创环境中支持单引擎消息收发量最高达到 68 万条消息/分钟,集群消息吞吐量稳定达到 64 万条消息/分钟,相当于一般三甲综合医院实际业务场景常规所需性能的 5-10 倍;而在信创环境中,集成引擎表现虽有所下降,但消息处理性能同样可满足大部分医疗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欲深入了解,请阅读:

另外在针对 Odin 集成引擎的测试中,SmartX 超融合环境下互联互通模拟指标单节点集成效率超过 18000 TPS,三百万条数据只需 5 分 34 秒即可完成 ETL 过程,大幅提升医院集成平台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容灾测试下 Odin 集成引擎仅需 3 秒即可完成故障切换,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欲深入了解,请阅读:医疗集成平台引擎性能提升 100%!SmartX 携手 Odin Health 发布联合测试报告

分布式存储与应用一体化平台:兼顾 PACS 方案性能、容量和成本

由于 PACS 业务的特殊性,不少医疗机构往往需要分别采购计算与存储资源,并为在线和近线数据分别配置两套存储设备,满足 PACS 应用在高性能和性能-容量均衡两个方面的存储需求。这种方案投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存储也难以随数据量增长而灵活扩展。为了帮助医疗用户兼顾 PACS 在存储性能和容量上的不同需求,SmartX 推出了分布式存储与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一套系统里支持运行虚拟化和容器化工作负载,同时提供高性能的存储空间和性能容量均衡的存储空间,降低计算节点投入、存储硬件成本与 IT 基础架构复杂度,助力医疗用户敏捷发展。欲深入了解,请阅读:如何兼顾 PACS 方案性能、容量和成本?一文了解 SmartX 分布式存储与应用一体化平台

更多医疗生态合作

近期,SmartX 也与嘉和美康、创业惠康、智业、明天医网、蓝网等多家医疗应用厂商完成了兼容适配,共同为医疗机构提供高效、可靠、端到端的行业解决方案。欲深入了解,请阅读:志凌海纳 SmartX 与多家医疗应用厂商完成兼容适配,保障医疗行业方案端到端落地

更多场景探索

为了帮助医疗用户在更多场景中实现信息化改造与应用创新,SmartX 还与诸多医院 IT 团队合作,探索全栈超融合基础设施在 DMZ 及内网区安全加固、VDI 等场景中的应用与实践。

DMZ 及内网区安全加固

医疗用户普遍通过在外网区和内网区之间设置 DMZ 区域来进行网络安全防护,而 DMZ 与内网区之间往往通过网闸 + 内网防火墙进行隔离,无法避免 DMZ 区与内网虚拟化资源池内部的安全威胁横向扩散,一台虚拟机上的漏洞会导致同一 VLAN 上更多虚拟机面临风险。互联互通评级(四级及以上)和网络安全“等保”(三级)中,也对医疗用户 IT 系统具备网络流量检查和虚拟化网络边界访问控制机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帮助医疗用户提升 DMZ 及内网区的网络安全,高效通过相关评级,SmartX 推出了软件定义的网络与安全组件 Everoute,通过分布式防火墙、流量可视化等功能,针对安全威胁进行“快速识别、横向隔离、安全恢复”,实现虚拟化环境的“零信任”安全防护。欲深入了解,请阅读:一文了解 SmartX 超融合勒索攻击应对方案

目前,SmartX 已帮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健宫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等用户,构建 DMZ 区虚拟化资源池,稳定支持包括互联网应用系统在内的多种业务;某省级人民医院则计划进一步采用 Everoute 加强内网区虚拟化环境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VDI

医疗用户也可使用 SmartX 超融合支持虚拟桌面(VDI)场景,包括 Citrix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VMware Horizon View 等常用系统,助力多台虚拟桌面的快速响应与流畅运行。例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二期项目中采用 30+ SmartX 超融合节点支持虚拟桌面应用系统,满足云桌面高性能运行需求。

近期,SmartX 也与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噢易云”)携手推出了超融合桌面云联合解决方案,助力医疗用户的云桌面“国产化”转型。欲深入了解,请阅读:志凌海纳 SmartX 携手噢易云推出超融合桌面云联合解决方案


更多医疗用户基于超融合实现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转型的方案与实践,欢迎下载阅读《SmartX 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介绍》电子书!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